09网络舆情统计发现,国内政府管理类事件最受关注

发布者:猫眼工作室   日期:2010-04-19   浏览:4293

  昨日,《2009中国网络舆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版恳谈会在京举行。由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出炉的《报告》,对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进行了精细的研究,以求为公众及政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课题组对2009年排名前100的中国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政府管理类事件最受网民关注,另一个特色是网友开始关注“官员言行”。

  网友关注官员言行是特色

  2009年的网络舆论继续活跃。云南“躲猫猫”案、巴东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等一波未去,一波又起,激起网民强烈的社会关怀与政治参与感。《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杜骏飞介绍,互联网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日益重视,互联网也成为了国家治理、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

  课题组对2009年排名前100的中国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政府管理类事件共26件,是最受网民关注的,评论也是最多的。其次是突发安全事故、社会道德、教育类、官员言行引发的舆情事件、文体类、经济民生和司法等舆情事件。

  其中,排名第五的“官员言行”是2009年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共8件。其中“南京周久耕事件”、“逯军‘替谁说话’事件”、“广州人大代表不满发言被局长插话,愤而离席”等事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反面教材。

  从地域上分析,2009年100大网络舆情事件中,北京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引发关注的舆情事件最多有13件,排名首位。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5件)、广东(5件)、浙江(7件)、江苏(4件)排名也都较靠前,这些地区互联网的使用人数相对比较多。此外,人口大省中,河南(12件)排名北京之后,山东(4件)也位居前列。

  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采用网络定向搜索抽取100件网络热点舆情事件的基础上,根据网民关注度高和以事件涉及民生、政治、法制、群体性事件等方面作为衡量指标,选取相对较为典型的10大热点舆情事件(见附表)。

  去年舆情多因基层矛盾起

  2008年因经历地震悲痛和奥运的狂欢,网络舆情体现出较强的国家意识;2009年,网民开始回归民生,衣食住行等关乎人的基本生存状态这类问题的感受更为直观,寻求获得改善的欲望也最为强烈。如:与房地产相关的问题和事件总能获得网民最多的关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舆论热点也层出不穷。对民生问题的讨论催生了对公权力的质疑,网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利益是否受到公权力的侵蚀。

  报告显示,2009年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中,由基层矛盾所引发的比例明显增加。如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河南新密农民工“开胸验肺”事件、河北容城县“艾滋女”闫德利事件、上海交警部门“钓鱼执法”等,这些都起源于基层矛盾,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逐步放大,具备更广泛的影响力。

  2009网络舆情的又一重要特征是网络救助盛行。“邓玉娇案”和南京儿童医院医生“偷菜门”事件中,网友都参与到该事件的实际行动中,为推动事件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表现抢眼

  网络舆论监督在2009年表现抢眼,最典型的是邓玉娇案,被誉为是“广大网友的胜利”,广大网友的监督促使当地司法部门较为透明公开地查办了案件,还原事实的真相。

  近年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经常处在紧绷的状态,群体性事件有所升级。杭州70码特大交通肇事案是一桩在媒体和互联网上被高倍放大的命案。导致这般的原因有许多:肇事者的“富家子弟”身份、罔顾他人生命的飙车行为、其同伴冷漠狂妄的表情、更加上杭州市警方首次通报称肇事车速仅约每小时70公里,肇事者未被及时拘留,以及杭州媒体一度集体失声,这都让网民和公众从悲痛走向集体愤怒。网络上迅速出现一个流行新词“欺实马”,反映了网民对公权力的公信力的质疑和嘲弄。

  报告指出,轰轰烈烈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背后反映的是公众对公权力的质疑。

  网络舆论存失范易失真

  互联网的盛行也存在网络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谣言、诽谤、暴力语言攻击、网络刑事犯罪、网瘾、垃圾内容、低俗文化等。

  课题组认为,奇怪的是,网络谣言事件总能归入普通老百姓与以权势人物为代表或是公法部门的公权力的对立模式之中,这绝非偶然。民众对社会的不公正与公权机关滥用权力形成了“刻板印象”,以至于在每一起事件中,公众会不自觉地倒向一边,将矛头指向政府、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和腐败等等。

  报告还指出,“网络推手”和网络公关公司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与警惕。罗彩霞案、杭州70码胡斌飙车撞人案发生后,在许多论坛都出现了用词不一样、腔调完全一致的跟帖,主要是为嫌疑人开脱、颠倒事实、混淆视听。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表示,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网络传播形态,它的舆论导向往往是由意见领袖主导的,而这些意见领袖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最有思想、最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而是粉丝多、发言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网民成了“沉默的多数”。另外,从中国网民的构成看,低年龄、低学历网民占了大多数,网络的从众性比较明显,网络的及时跟帖和及时评论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杜骏飞说,探索网络舆情的目的是能够帮助这个国家克服风险、化解危机。报告提出,在此时期,明智的方针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以信息的公开化疏导民意,敦促改进。报告认为,网络监管的核心在于建立国家社会之间的信任,包括对监管的信任。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新形势时,应尊重民意、公开信息、适度开放言论自由、打开舆论监督的空间。

  2009年中国十大网络舆情事件

  ●“贾君鹏”事件

  ●邓玉娇事件

  ●南京医生“偷菜门”

  ●上海交通“钓鱼执法”事件

  ●重庆打黑风暴

  ●“绿坝”风波

  ●罗彩霞事件

  ●胡斌飙车案

  ●湖北石首群体事件

  ●“躲猫猫”事件

  

QQ: 825939387 微信客服 移动版 移动Vue版 微信小程序 Tel: 15990014001